我的黑白青春 , Wo de hei bai qing chun / 林清如 Lin Qingru
Material type:![Text](/opac-tmpl/lib/famfamfam/BK.png)
- 9789810909895
- 783.868 LQR
Item type | Current library | Collection | Call number | Copy number | Status | Date due | Barcode | |
---|---|---|---|---|---|---|---|---|
![]() |
HCUC LIBRARY - CHINESE COLLECTION Open Shelf | Non-fiction | 783.868 LQR (Browse shelf(Opens below)) | 1 | Available | 68758 |
Browsing HCUC LIBRARY - CHINESE COLLECTION shelves, Shelving location: Open Shelf, Collection: Non-fiction Close shelf browser (Hides shelf browser)
介绍:
这本书所述所叙,定格于作者三十而立之前的人生。书的自序:“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多少人长期被剥夺了自由,青春被催残,家庭被拆散。半个世纪过后,我以平和的语气忆述当年的亲身经历,只希望为一个集体记忆的大画面做丁点补白。”
政治理想的追梦,常被太多弄权扭曲了历史的进程。拘留营内,对自由的期待是那样的若即若离,牢内的重覆审问和牢外的讯息传递,换了几任政府,从监牢到监牢,依旧不获释放。离奇的剧情如同间谍小说,黑白不明,真假难分。但真情与伪善,扣上红帽子的政治迫害,扣留营的喘息,常常只是权术下的棋子。书中多处引述《李光耀回忆录》的内容,并以作者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做出回应,供读者评断历史的另一面。诚如林明华在推荐时所说:“《我的黑白青春》补白了许多历史的苍白与疑问,让读者藉此比较官方历史,从两者之间解读。”这本书选在新加坡高唱“建国一代”之际出版,在近期的新马华文书坛相信会激起一些不安的骚动。
本书附录部分,还收载了作者二哥林清祥生前亲笔拟就的一份洋洋数万言的手稿,着实珍贵。林清祥在其《答问》遗稿中如是说:“某些人的宣传,认为所谓的坚决反英者都是来自华校,都是共产党,事实并非如此,那都是虚构或夸张的,是对历史的歪曲以掩盖他们歧视华校的本质”。其实“早在李光耀为首的一批受英文教育者出现于政坛之前,已有不少受英文教育高级知识分子(按:指马来亚民主同盟)献身于马来亚包括新加坡的民族解放运动。”
相对于官方史论,《我的黑白青春》是新马建国史的另一页史话。作者在书中一再引述各方证据和人物史实,说明当年的反殖运动,各种族都有参与。他们在牢裡还努力学习马来文,带有强烈的马来亚意识。
这本书也摆脱了左派样板论述的套路,所述故事有如小说连续剧。间中有感情那回事,作者和K纯纯的恋情。10年牢房的阻隔,那是对忠贞爱情的拷问。能不能有结果,各位不妨买本追阅。
作者是柔佛笨珍培群学校年年拿第一名的高材生,却因一次写文章讽侃老师,被学校勒令退学。但是几经风雨年华老去,《我的黑白青春》的出版,售卖所得竟悉数充为曾经开除过他的母校,为培群独中筹募建校基金。
青春遭禁锢,辛酸诉不尽,77岁的林清如还是说:“青春之美在于梦。若能重回一趟青春路,我会继续追求 心中那个梦。”
作者并没有在书裡透露何以命名“黑白青春”。留给读者自由解读。暗忖,历史书写不是胜利者的专利。黑白看似分明,但在充塞官方话语的新马建国史的叩问,谁是“白”的?谁又是“黑”的?是非黑白,弄权下的残缺历史,需要补正,就像本书封面设计那样,没有书背,像是一部未完成,留下有憾无悔的青春。
There are no comments on this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