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 cover image
Local cover image
Amazon cover image
Image from Amazon.com
Image from Google Jackets

马华当代诗论 , Ma Hua dang dai shi lun : 政治性, 后现代性与文化属性 = Studying contemporary Malaysian Chinese poetry : politics, postmodern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 张光达著.

By: Material type: TextTextLanguage: Chinese, English Series: Publication details: 台北 : 秀威资讯科技公司 2009Edition: 第1版Description: xiv, 212 pages ; 22 cmISBN:
  • 9789862212790
Other title:
  • 政治性, 后现代性与文化属性
  • Studying contemporary Malaysian Chinese poetry : politics, postmodern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Subject(s): DDC classification:
  • 868.751 ZGD
LOC classification:
  • PL3097.M3 Z426 2009
Contents:
目录 自序 对马华当代诗的省思:思潮、诗潮与诗史 第一章 马华当代诗论(一九八七 ~ 二○○○年) 前 言 第一节 诗作的发表园地 第二节 跨越八○年代 ~ 九○年代:从现实主义到写实兼写意 第三节 政治诗:从感时忧国到戏谑嘲讽 第四节 乡愁诗:田园乡土、古典抒情、本土性 第五节 都市诗:从城乡对立到通往都市科幻之路 第六节 后现代观念:崭新的书写疆域 第七节 都市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消费性格 第八节 新锐崛起 结 语 第二章 马华政治诗:感时忧国与戏谑嘲讽 第一节 前政治诗:感时忧国,好发议论 第二节后政治诗:戏谑嘲讽,荒诞不经 第三章 马华乡愁诗:中国性与现代主义 前 言 马华乡愁诗的由来 第一节 辛金顺:童年乡土的抽象模式 第二节 林惠洲:古典中国的抒情想像 第三节 林幸谦:大中国意识的自我放逐 结 语 第四章 马华情色诗:从遮掩到裸裎 第一节 甚麽是情色∕情色诗? 第二节 政治隐喻的策略书写 第三节 遮掩婉转的情慾诉求 第四节 文明与自然的性爱辩证 第五节 灵肉享乐的情色快感 第六节 身体器官的颠覆力量 第七节 嘉年华游戏的多元性 第八节 廿一世纪马华情色诗的方向 第五章陈强华论:后现代感性与田园模式再现 前 言 第一节 返马时期:后现代遭遇本土现实 第二节 前中年时期:幸福生活与公式化人生 第三节 田园模式再现:童年岁月与乡土情结 结 语 第六章 从国家大论述到阴性书写、文本政治──林若隐、吕育陶的后现代视角 前 言 第一节 林若隐:从国家大论述到阴性书写、琐碎政治 第二节 吕育陶:后现代的政治∕美学、文本政治的解构策略 结 语 第七章论陈大为的南洋史诗与叙事策略 前 言 第一节 陈大为的南洋史诗:历史主体、文本语境与叙事策略 第二节 南洋史诗的历史主体性:政治现实的再定位或缺席的观者? 结 语 第八章 后现代的错体书写,后殖民主体的身份建构──翁弦尉诗集《不明生物》 第一节 后现代的错体书写 第二节 后殖民主体的身份建构 第九章 热带原始森林的漫游者,或(后)现代(跨)城市的抒情诗人──林健文诗集《猫住在一座热带原始森林》 第一节 互文:与村上春树想像的对话 第二节 后现代性:跨国主体与城市的抒情诗人 第三节 漫游:后殖民主体身份的追认∕再确认 第十章 诗人的城市镜像与欲望书写──刘富良诗集《零的睡眠 第一节 欲望主体 第二节 虚无镜像 参考书目
Summary: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华现代诗为论述主题,时间定在一九八七至二○○八年,探讨马华当代诗人的诗作特色与时代意义。主要集中探讨马华政治诗、乡愁诗、情色诗、南洋历史叙事诗与马华后现代的语言转向。
Star ratings
    Average rating: 0.0 (0 votes)

作者简介

张光达

  马来西亚华人,祖籍福建同安,毕业于马来亚大学。着有《风雨中的一枝笔:当代马华诗人作品评述》(2001)、《马华现代诗论──时代性质与文化属性》(2009),编有《辣味马华文学:九○年代马华文学争论性课题文选》(2002)。学术论文收录于马华作协编《马华文学大系:评论卷》、陈大为等编《赤道回声:马华文学读本II》、《海峡两岸现当代文学论集》、《中国现代文学半年刊》等。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p.207-211).

目录

自序 对马华当代诗的省思:思潮、诗潮与诗史

第一章 马华当代诗论(一九八七 ~ 二○○○年)
前 言
第一节 诗作的发表园地
第二节 跨越八○年代 ~ 九○年代:从现实主义到写实兼写意
第三节 政治诗:从感时忧国到戏谑嘲讽
第四节 乡愁诗:田园乡土、古典抒情、本土性
第五节 都市诗:从城乡对立到通往都市科幻之路
第六节 后现代观念:崭新的书写疆域
第七节 都市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消费性格
第八节 新锐崛起
结 语

第二章 马华政治诗:感时忧国与戏谑嘲讽
第一节 前政治诗:感时忧国,好发议论
第二节后政治诗:戏谑嘲讽,荒诞不经

第三章 马华乡愁诗:中国性与现代主义
前 言 马华乡愁诗的由来
第一节 辛金顺:童年乡土的抽象模式
第二节 林惠洲:古典中国的抒情想像
第三节 林幸谦:大中国意识的自我放逐
结 语

第四章 马华情色诗:从遮掩到裸裎
第一节 甚麽是情色∕情色诗?
第二节 政治隐喻的策略书写
第三节 遮掩婉转的情慾诉求
第四节 文明与自然的性爱辩证
第五节 灵肉享乐的情色快感
第六节 身体器官的颠覆力量
第七节 嘉年华游戏的多元性
第八节 廿一世纪马华情色诗的方向

第五章陈强华论:后现代感性与田园模式再现
前 言
第一节 返马时期:后现代遭遇本土现实
第二节 前中年时期:幸福生活与公式化人生
第三节 田园模式再现:童年岁月与乡土情结
结 语

第六章 从国家大论述到阴性书写、文本政治──林若隐、吕育陶的后现代视角
前 言
第一节 林若隐:从国家大论述到阴性书写、琐碎政治
第二节 吕育陶:后现代的政治∕美学、文本政治的解构策略
结 语

第七章论陈大为的南洋史诗与叙事策略
前 言
第一节 陈大为的南洋史诗:历史主体、文本语境与叙事策略
第二节 南洋史诗的历史主体性:政治现实的再定位或缺席的观者?
结 语

第八章 后现代的错体书写,后殖民主体的身份建构──翁弦尉诗集《不明生物》
第一节 后现代的错体书写
第二节 后殖民主体的身份建构

第九章 热带原始森林的漫游者,或(后)现代(跨)城市的抒情诗人──林健文诗集《猫住在一座热带原始森林》
第一节 互文:与村上春树想像的对话
第二节 后现代性:跨国主体与城市的抒情诗人
第三节 漫游:后殖民主体身份的追认∕再确认

第十章 诗人的城市镜像与欲望书写──刘富良诗集《零的睡眠
第一节 欲望主体
第二节 虚无镜像

参考书目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华现代诗为论述主题,时间定在一九八七至二○○八年,探讨马华当代诗人的诗作特色与时代意义。主要集中探讨马华政治诗、乡愁诗、情色诗、南洋历史叙事诗与马华后现代的语言转向。

There are no comments on this title.

to post a comment.

Click on an image to view it in the image viewer

Local cover image

Jalan Lim Lean Teng
11600 Penang, Malaysia

Monday - Friday
9am - 6pm

*Closed on Saturdays, Sundays, and Public Holidays

Tel: (604) 283 1088 ext. 161 (Library)

Email: hculibrary@hju.edu.my

Click here for the feedback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