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艺术史 , Zhongguo Dian Ying Yi Shu Shi / Art History of Chinese Film / 周星 著
Material type:![Text](/opac-tmpl/lib/famfamfam/BK.png)
- 7301068638 | 978730106863
- 987.092 ZXI
Item type | Current library | Collection | Call number | Copy number | Status | Date due | Barcode | |
---|---|---|---|---|---|---|---|---|
![]() |
HCUC LIBRARY - ENGLISH COLLECTION Open Shelf | Non-fiction | 987.092 ZXI (Browse shelf(Opens below)) | 1 | In transit from HCUC LIBRARY - CHINESE COLLECTION to HCUC LIBRARY - ENGLISH COLLECTION since 04/10/2019 | 67738 |
Browsing HCUC LIBRARY - CHINESE COLLECTION shelves, Shelving location: Open Shelf, Collection: Non-fiction Close shelf browser (Hides shelf browser)
目录
绪论 (共3节)
上编 前45年中国电影创作(1905—1949)
第一章 萌芽与初创:初期电影的面影
第一节 史前期描述(1896—1904)
第二节 萌芽与初创期电影(1905—1921)
第二章 尝试与摸索:20年代电影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 20年代中国电影基本状况
第二节 20年代中国电影时潮分析
第三节 20年代主要影业公司概况
第四节 20年代电影观念及其评价
第三章 兴盛与高潮:30年代电影艺术成就
第一节 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30年代默片的成熟
第三节 30年代有声片的繁荣
第四节 30年代经典名片分析
第四章 突变与低潮:抗战时期电影评析
第一节 时代风云与价值转换
第二节 不同地域创作状况
第三节 抗战电影评析
第五章 成熟与厚重:战后电影的艺术价值
第一节 战后电影总体评价
第二节 战后电影发展背景
第三节 战后电影历史价值
第四节 战后电影现代奇葩
第五节 战后喜剧出色成就
中编 中30年中国电影创作(1949—70年代末)
第六章 传统与新生: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
第一节 历史曲折与发展状况
第二节 十七年电影艺术变化
第三节 第三代导演风格略述
第七章 主题与类型:新中国电影发展图式
第一节 个人成长的历史印记——时代正剧的主要指向
第二节 阶级压榨的人生命运——社会悲剧的形象图示
第三节 悲喜交加的时代征候——喜剧电影的多舛命运
第四节 情感萌芽的含羞吐露——人性母题的纯洁节制
第五节 历史画卷的壮观展示——史剧传统的电影表现
第六节 现实世界的歌舞升平——现实剧确认社会生活
第八章 溷乱与矫情:“文革”时期电影创作批评
第一节 “文革”电影状况分析
第二节 “文革”电影的特异性分析
下编:后25年中国电影创作(70年代末期—至今)
第九章 转折与发展:“新时期”前期局面(70年代末期—80年代中期)
第十章 突变与分化:“新时期”中后期电影艺术成就(80年代后半期)
第十一章 喧嚣与愉悦:90年代电影艺术潮流变化
第十二章 困惑与摸索:新世纪中国电影发展与展望
第十三章 坚守与图新:新世纪中国艺术导演影片举隅
特编 港台电影史略
第十四章 特色与多元:香港电影简史
第十五节 传统与变异:台湾电影简史
尾声 全球化空间中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和独立品格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多年讲授中国电影艺术史的内容呈现。在体例上基本沿袭中国电影史的分期阶段,但更多强调对重要艺术潮流和现象的概要论述;在历史分期描述上也别有一般意义上的编年史分期,而着重于重要历史阶段变迁的块状划分(前45年、中30年、后25年等);在阐述时间下限上,开放一般“历史”需要沉积的界限,适应电影艺术的当下文化现状,尽可能逼近写作之时的现实创作状况,成为可能是较少见及的容纳即时创作显现的电影史树教材;因此,本书不是一般意义的现状描述教科书,尤其是作者描述了大量的电影作品,分析细致深入,引人入胜,试图实现对百年电影的全面描述。
There are no comments on this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