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政权: 中国、英国和日本 (1839-1952年) , Ya pian zheng quan = THE OPIUM REGIMS: CHINA, BRITAIN, AND JAPAN, 1839-1952 /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若林正BOB TADASHI WAKABAYASHI编著 ; 弘侠译
Material type:![Text](/opac-tmpl/lib/famfamfam/BK.png)
- 9787546104584
- 588.6 BRO
Item type | Current library | Collection | Call number | Copy number | Status | Date due | Barcode | |
---|---|---|---|---|---|---|---|---|
![]() |
HCUC LIBRARY - CHINESE COLLECTION Open Shelf | Non-fiction | 588.6 BRO (Browse shelf(Opens below)) | 1 | Available | 65659 |
Browsing HCUC LIBRARY - CHINESE COLLECTION shelves, Shelving location: Open Shelf, Collection: Non-fiction Close shelf browser (Hides shelf browser)
目录
致谢
图表目录
中译本序
前言︰中国的鸦片史
第一部分 国际背景
英国人运往中国的鸦片
从身处危险到从中获利︰江户晚期到明治时代的鸦片
第二部分 分运与消费
东南亚的毒品、税收及中国的资本主义
1845—1885年香港的鸦片收入
新疆及更远地区的鸦片
日本人在天津从事的毒品活动
鸦片‧消闲‧上海︰城市消费经济
第三部分 控制与抵制
鸦片和现代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
鸦片和晚清的四川政府
罂粟、爱国主义和公共领域
中华国民拒毒会和国民党政府,1924—1937年
鸦片控制对鸦片抵制︰1935年提出的清除鸦片和毒品的六年计划之起源
鸦片种植者对根除运动和罂粟税的反应,l907—1949年
第四部分 危机与解决
华中的鸦片和通敌,1938—1940年
激烈的鸦片竞争︰日本对汪精卫政权
战时中国清除社会弊病之鸦片
民族主义、国家认同与政权建设︰人民共和国的禁毒运动,1949—1952年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简介
一部超越教科书表述模式,合乎历史实相的『东亚鸦片史』杰作,填补了既往中国近现代史论着普遍忽视的一大空白——朱维铮
在过去几年中,学术界开始把鸦片问题看作是具有多线条历史的更为复杂的事件。我们想超越那些已经定型的论点。这本论文集研究了鸦片贸易中整体及局部错综交织的过程,这包括鸦片在某些特定地区流入流出、开创特定的市场和榨取巨额财富。
在本书中,很少重述关于英国人甚或日本人和中国受害者的评论,而是更全面地探究鸦片贸易的代价和利益是如何在政治背景中产生、丧失的。
作者将体制与意识的综合考察作为本书史论结合的主线,文中十八篇文章组成一段以鸦片为核心的连贯历史。勾勒了跨越一百三十年,焦点集中于政治和经济影响下的东亚地区的鸦片贸易。
从多方面考察鸦片政权,突破传统的道德模式,深入研究鸦片贸易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和影响。尤其是本书突显了日本作为东亚鸦片史的主要角色,填补了既往中国近现代史论着普遍忽视的一大空白。
书中第一部分介绍了十九世纪鸦片贸易的基础;第二部分考察鸦片在中国如何被分运和消耗;第三部分研究国家与地方努力控制鸦片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如何进一步推动近代中国政府的统一与权力渗透;第四部分分析日本利用鸦片对现有鸦片政权的冲击。
在种种观念先行的历史学研究领域,本书从实事求是的角度,重视变与不变的相关度,可为历史学者转变研究方法的“它山之石”。
卜正民,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有着作十余种,其中已译为中文出版的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
There are no comments on this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