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未定的传统 , Yin Diao wei ding de chuan tong / 朱维铮著
Material type: TextSeries: 书趣文丛 ; 8Publication details: 沈阳 :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Edition: 第1版Description: 341 pagesISBN:- 9787538236910
- 541.262 ZWZ
Item type | Current library | Collection | Call number | Copy number | Status | Date due | Barcode | |
---|---|---|---|---|---|---|---|---|
Books | HCUC LIBRARY - CHINESE COLLECTION Open Shelf | Non-fiction | 541.262 ZWZ (Browse shelf(Opens below)) | 1 | Available | 61475 |
目录
《书趣文丛》序
小引
音调未定的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文化的类型
中国文化的历史及其它
中国文化史的小史
隔膜的理解
何谓“人文精神”?
后顾与前顾
孔子与教育传统
基督教与近代文化
清末的民族主义
晚清上海文化︰一组短论
失落了的“文艺复兴”
从乾隆到嘉庆
洪亮吉桉
道光帝和他的首相
“何敢自矜医国手”
魏源︰尘梦醒否?
“尸谏”
张之洞与《书目答问》二种
康有为和朱一新
神州长夜谁之咎?
忘却了的公桉
从《实理公法全书》到《大同书》
《民报》主编章太炎
刘师培训的脚印
辜鸿铭,生平及其它非考证
附︰谈学
内容简介
人世间没有不变的传统,或者说没有自古及今一以贯之的传统。中国的幅员与人口,中国的民族与语言,中国的历史与现状,都使中国堪称一个小世界。这个小世界的生成史,至今仍属学者们没有完全探究清楚的课题。有一点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那就是这个小世界,尽管常被说成自我封闭或自我完善的典型,但无论考古学、人类学或历史学的研究,都在不断提供否定性的证明。
世界大同也许在可以企及的将来,仍属东西方哲人们共有的而淼茫的一种理想。然而从有文献以来,这种理想时现时隐,却从来没有断绝过,我们可以批评乃至讥嘲那些哲人们,谁也没有真正发现过到达大同之路,却不能否认,人类社会的空间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来愈小,乃属历史的事实。如果不抱种族的、意识的或其它非历史的偏见,而坚持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那末从这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中间, 除了证明那些不幸的哲人们的大同理想,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有别的解释麽?
本套文丛书包括︰《沙上的脚迹》(施蛰存)、《蜗角古今谈》(金克木)、《书边杂写》(谷林)、《饔飧集》(唐振常)、《如是我闻》(辛丰年)、《边缘人语》(董乐山)、《剑桥与海德堡——欧游语丝》(金耀基)、《音调未定的传统》(朱维铮)、《都市的茶客》(施康强)、《脂麻通鉴》(扬之水)十册。
本书是其中的一本。历史非但没有证明中国存在过自孔子以来便一成不变的传统,而且只能证明所谓传统总在发生时空连续性的变异。
There are no comments on this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