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 cover image
Local cover image
Image from Google Jackets

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 , Bai nian hui mou: ma hua wen hua yu jiao yu / 100 Years of Malaysian Chinese Cultural and Education: Review and Prognosis 何国忠 编

Contributor(s): Material type: TextTextPublication details: 吉隆坡 : 华社研究中心 2005Edition: 第1版Description: 373 pagesISBN:
  • 9839673912 | 979983967391
DDC classification:
  • 577.2386 HGZ
Contents:
目录 何国忠 导论 颜清湟 一百年来马来西亚华社所走过的道路 廖建裕 马来西亚的土生华人:回顾与前瞻 陈志明 关于被涵化的马来西亚华人的若干问题 何启良 萧萧行色:百年马华文化 黄文斌 论马华文化的承传与文化人才的培养 何国忠 回去中国的马来亚人(辜鸿铭) 张晓威 商而优则仕(南洋客籍富商张弼士) 廖文辉 试论许云樵在马新史学的地位与局限 柯思仁 跨文化演练中的策略性误读(郭宝崑) 舛谷锐 论六十年代马华文学史的「创出期」 庄华兴 遗失的链结:海峡华人的峇峇马来文创作 许文荣 战前马华文学的南洋书写 朱崇科 建构马华文化/文学:写在本土迷思以外 杨松年 中国文学在新马的传播:回顾与前瞻 谢川成 论中学综合课程纲要裡的文学教育 曹淑瑶 战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的困境 古鸿廷 马来亚地区华文高等教育发展之研究 林水檺 百年华教:从传统到现代 郑良树 从华教史,论大马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
Summary: 百年回眸,我们注意到马来西亚华人在文化的传承上自力更生,并且一直保持热度和能量。马来西亚华社没有摩西,没有人会带领他们出海;他们也没有诺亚方舟,没有客观环境可以作为避难所。 本书19位撰稿者从不同视角尝试回答困惑马来西亚华人的许多问题,显而易见的,还有很多问题在等待着更多或者更好的答桉。也只有这样不停的研究和探索,学术人员对华人文化及马来西亚发展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参于撰写这本书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就年龄层来说,有一些是刚刚驰骋在学术领域有一些则早已名扬国外,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些学者都关心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展,并且愿意继续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作为他们探索的重点
Star ratings
    Average rating: 0.0 (0 votes)
Holdings
Item type Current library Collection Call number Copy number Status Date due Barcode
Books Books HCUC LIBRARY - CHINESE COLLECTION Open Shelf Non-fiction 577.2386 HGZ (Browse shelf(Opens below)) 1 Available 63819

编者何国忠(Hou Kok Chung),1963年出生于柔佛州居銮,毕业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获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学位,现为马大中国研究所所长,着有《斑苔谷灯影》、《今我来思》、《塔裡塔外》、《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文化与族群政治》、《文化人的感情世界》;编有《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中华文化之路》、《社会变迁与文化诠释》、《承袭与抉择: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文化篇》、《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百年回眸:马华社会与政治》等书。

目录
何国忠 导论
颜清湟 一百年来马来西亚华社所走过的道路
廖建裕 马来西亚的土生华人:回顾与前瞻
陈志明 关于被涵化的马来西亚华人的若干问题
何启良 萧萧行色:百年马华文化
黄文斌 论马华文化的承传与文化人才的培养
何国忠 回去中国的马来亚人(辜鸿铭)
张晓威 商而优则仕(南洋客籍富商张弼士)
廖文辉 试论许云樵在马新史学的地位与局限
柯思仁 跨文化演练中的策略性误读(郭宝崑)
舛谷锐 论六十年代马华文学史的「创出期」
庄华兴 遗失的链结:海峡华人的峇峇马来文创作
许文荣 战前马华文学的南洋书写
朱崇科 建构马华文化/文学:写在本土迷思以外
杨松年 中国文学在新马的传播:回顾与前瞻
谢川成 论中学综合课程纲要裡的文学教育
曹淑瑶 战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的困境
古鸿廷 马来亚地区华文高等教育发展之研究
林水檺 百年华教:从传统到现代
郑良树 从华教史,论大马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

百年回眸,我们注意到马来西亚华人在文化的传承上自力更生,并且一直保持热度和能量。马来西亚华社没有摩西,没有人会带领他们出海;他们也没有诺亚方舟,没有客观环境可以作为避难所。
本书19位撰稿者从不同视角尝试回答困惑马来西亚华人的许多问题,显而易见的,还有很多问题在等待着更多或者更好的答桉。也只有这样不停的研究和探索,学术人员对华人文化及马来西亚发展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参于撰写这本书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就年龄层来说,有一些是刚刚驰骋在学术领域有一些则早已名扬国外,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些学者都关心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展,并且愿意继续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作为他们探索的重点

There are no comments on this title.

to post a comment.

Click on an image to view it in the image viewer

Local cover image

Jalan Lim Lean Teng
11600 Penang, Malaysia

Monday - Friday
9am - 6pm

*Closed on Saturdays, Sundays, and Public Holidays

Tel: (604) 283 1088 ext. 161 (Library)

Email: hculibrary@hju.edu.my

Click here for the feedback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