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3533nam a2200241Ia 4500 | ||
---|---|---|---|
003 | HCC | ||
005 | 20250127173007.0 | ||
008 | 140219s9999 xx 000 0 und d | ||
020 | _a9787532134366 | ||
040 | _cHCC | ||
082 | _a121 YZT | ||
100 | 1 | 0 | _a易中天 , Yi Zhongtian |
245 | 0 | 0 |
_a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 xian qin zhu zi bai jia zheng ming / _c易中天著 |
250 | _a第1版 | ||
260 |
_a上海 : _b上海文艺出版社 _c2009 |
||
300 | _a286 pages ; | ||
440 | _a百家讲堂 | ||
505 | _a目录 卷首语 第一章 实话孔子 一 夫子何人 二 学而优则仕 三 君子固穷 四 头号教书匠 五 谁是好学生 六 伤心事与玩笑话 第二章 儒墨之争 一 儒与侠 二 孔子的药方 三 墨子的药方 四 两位侠士 五 三大分歧 六 儒墨再评价 第三章 儒道之争 一 隐士哲学家 二 从杨朱到老庄 三 无为之谜 四 道之谜 五 老庄之别 六 儒道再评价 第四章 儒法之争 一 血染的思想 二 谋士的哲学 三 横行霸道 四 两面三刀 五 人性是个问题 六 儒法再评价 第五章 前因后果 一 事出有因 二 以人为本 三 好大一个家 四 命运呼叫转移 五 士人的崛起 六 魅力所在 第六章 继往开来 一 灰色的船票 二 墨子与杨朱 三 老子与庄子 四 再说法家 五 爱的呼唤 六 正义与自强 重读诸子歌并注(代后记) | ||
520 | _a内容简介 本书是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播出的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节目的原稿,书稿比讲坛节目内容更丰富,有许多电视节目里是没有的精彩论述。 和以往不同的是,对正在“百家讲坛”热播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来说,“是先有书,后有电视节目。因为讲诸子百家不容易,学理性太强,所以要写完了再有信心去讲。”易中天说。易中天以儒家为线索贯穿《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我这里并没有尊孔之意,更没想过要独尊儒术,这本书最后的结论反而是要反对‘独尊一家’。”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麽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诸子争鸣,岂能澹忘?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着有《〈文心凋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着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着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近期则有畅销两岸三地的《品三国(上)》、《品三国(下)》与《帝国的终结》。 | ||
650 | _aChinese Philosophy | ||
650 | _a中国哲学 | ||
942 |
_cBK _2ddc |
||
999 |
_c18360 _d18360 |